摘要: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袁城霖 文/图9月12日,万源市旧院镇大伦坎村,万源市勇双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牛舍二期项目刚刚竣工,可存栏300余头肉牛的崭新牛舍前,两位村民正在清扫施工后的垃圾。“计划9月底牛犊进场。”该专合社负责...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袁城霖 文/图
9月12日,万源市旧院镇大伦坎村,万源市勇双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牛舍二期项目刚刚竣工,可存栏300余头肉牛的崭新牛舍前,两位村民正在清扫施工后的垃圾。“计划9月底牛犊进场。”该专合社负责人孙天勇说,新牛舍投用后,勇双专合社的肉牛存栏规模将达到500头。
起步至今不过5年多时间就扩大规模,孙天勇认为,以“入股分红”形式持续投入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发展资金,是勇双专合社养殖规模快速扩大的重要支撑。
记者走访也发现,村集体经济资金注入种养大户发挥撬动作用,成为当地发展产业、联农富农的关键一招。
新牛舍投用后,勇双专合社存栏规模将达到500头,成为周边地方最大的肉牛养殖场。马发海 摄
集体经济携手“大户”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在大伦坎村党群服务中心办公室,驻村第一书记黄兵拿出一张对勇双专合社的资金投入记录表:2017年为65万元,逐年增长,今年已达到115万元,“无论是专合社还是村集体,都对肉牛养殖信心更足。”黄兵说,过去5年村集体经济共计获得分红20余万元,而勇双专合社也发展成为周边地方最大的肉牛养殖场。
勇双专合社牛舍二期,将新增肉牛存栏规模300余头。受访者供图
同在大伦坎村的万源市碧源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养殖黑鸡。该专合社负责人周照轩告诉记者,社里存栏黑鸡约8000只,其中为村集体经济代养的约有5000只,“这些代养黑鸡由村集体提供鸡苗,专合社负责饲养,销售后扣除养殖成本,按约定比例分利润。”
“这样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周照轩直言,相比其他畜禽,养鸡的风险相对较高,村集体经济的介入,让专合社能“放下包袱大胆干”。
村集体经济与碧源专合社的关联不仅于此。黄兵告诉记者,碧源专合社的鸡舍、检验检疫室等设施均为村集体经济投入资金修建,“相当于直接孵化出一家种养大户。”
碧源专合社存栏黑鸡8000只,其中给村集体代养约5000只。袁城霖 摄
有了村集体经济支撑的“底气”,碧源专合社去年底在万源城区新开门店,贩售手撕鸡等加工产品,提升养殖附加值,还计划新建二期鸡舍,将存栏规模翻一番。
黄兵告诉记者,用于投资的资金来源于整合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及中省扶持资金等,“从支持大户发展中获益,这几年已经越滚越多。”
串联产业前后端
乡村产业联农富农
万源市合力家庭农场是大伦坎村“扶持”的又一家种养大户,不仅规模发展板角山羊、黑鸡、中蜂等特色养殖,还搭建专门电商平台,打通网络直播带货等线上销售渠道,为村里种养业提供销路。
“养殖前端、销售后端都有了,形成全产业链。”黄兵说,村集体经济旗下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联合合力家庭农场等共同成立万源市禾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兴建烘干房、冻库、腊肉加工厂等,增强服务前端种养殖业发展的能力。
万源市禾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兴建腊肉生产线和冻库,提升养殖附加值。袁城霖摄
不愁销路,大伦坎村散户养殖黑鸡、生猪、中蜂等快速发展。万源市印发的庭院小微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万源市委组织部开展的“一村一项目”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等利好措施,也进一步激发村民的种植养殖积极性。
旧院镇党委书记赵维鹏以黑鸡举例,对万源实行的“以奖代补”扶持脱贫户和监测户发展庭院小微产业措施做了解释:每户养殖规模达到20只、每只体重1.5公斤以上,按每只20元标准补助,村民所获利润更为可观。
禾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搭建专门电商平台,打通网络直播带货等线上销售渠道。袁城霖 摄
“家家户户都养黑鸡,最小规模也有几十只。”禾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夏泽波对全村900多户的种养情况甚为熟悉,公司业务量逐年增长,2021年销售额近700万元。
赵维鹏说,种养大户对全村产业发展发挥“接二带三”的作用,持续壮大产业规模有了更足底气。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