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07:30:36 | 浏览:702
2014年以来,达州市通川区科学确立并坚定推进“双核双带六区”发展战略,坚持以“双核双带六区”发展战略组织项目工作、引领项目建设,累计包装项目近800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320个,完成总投资890亿元。一张蓝图绘到底,真抓实干谱新篇,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标志着通川发展步入新的历史时期,一幅更和谐、更壮美的通川画卷正徐徐展开。
谋划布局绘蓝图
定位准,才能目标明;措施实,才能步伐稳。2014年1月10日,通川区四届三次党代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总体目标,并部署了保障这一目标实现的“双核双带六区”发展战略。从那天起,“双核双带六区”成为通川区发展的“定盘星”“关键词”。
魏蒲产业新城
实践证明,“双核双带六区”发展战略符合通川实际、顺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如今已到成效释放阶段。与时俱进,方能步步为“赢”。为顺应市委对通川作出的“建设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高品质发展核心区和川东北经济区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两个新定位,通川区委经过慎重研究、反复讨论,在之前基础上对“双核双带六区”发展战略进行了丰富完善。
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区,突出降解非主城核心功能,增加生态绿地空间、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发展现代服务业态,核心区品质持续彰显。魏蒲产业新城核心区,按照“产城一体”理念,打造为产业繁荣、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达城北部卫星城镇。
环凤(凰山)走廊产城融合发展带,以现代物流、新型工业、电子商务、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生态宜居等业态为重点,布局建设了“复兴都市商旅拓展区、双龙公铁物流集散区、东岳新型工业集聚区、罗江生态宜居示范区、北外品质生活引领区和磐石乡村振兴先导区”六大功能版块。
巴达高速农旅融合发展带,统筹兼顾生态涵养和经济发展,完成“交通三年攻坚计划”和农村“交通、教育、医卫、文体、饮水”五个三年提升行动,全域通川“1小时经济圈”全面构建,“三农”基础不断夯实;成功引进金石云顶野生动物园、青宁云门天寨等优质农文旅项目,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破题开局。
营造环境抓项目
顺势者智。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体现的是发展追求,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体现的是发展水平。站在新的历史节点,面对新的发展机遇,通川区以好项目、大项目做支撑,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双核双带六区”有效集聚,坚实稳固发展“底盘”。
一是挂帅出征上项目。密切关注上级投资方向和政策调整变化,聚焦重大基础设施、重点民生工程、核心支柱产业,力争更多好项目、大项目“入规划”“进盘子”。二是挂图作战抓项目。坚持洽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建成项目抓营运,挂出“任务书”、挂出“时间表”、挂出“责任状”持续推进,同时强化跟踪服务、统筹调度,切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三是挂责问效管项目,严把质量关,时间服从质量、工期服从品质,发扬“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坚决落实“容缺预审、限时办结、超时默认”制度,严肃查处“吃拿卡要”和“中梗阻”行为,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软环境,力促环凤产业大道、莲花湖湿地公园二期、双河口水库等150余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产业发展促转变
通川区以“双核双带六区”建设为统揽,加快调结构、促转型、求突破,产业布局逐步由分散向集聚转变,产业层次逐步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增长动力逐步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
在提升现代服务业品质方面,加快复兴、双龙、魏蒲、磐石等物流产业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冷链物流,进一步整合城乡物流配送资源,努力形成品质高、覆盖广、效益好、带动强的现代物流大格局。加快推进工业中高端转型,大力发展“飞地经济”,达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及达州市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是魏蒲产业新城核心区的重要板块,主要承接食品加工、医药制剂、中成药加工和仓储物流等产业,建成后将成为川东北首家生态工业园区。目前,建成面积3平方公里,入驻源美冷链物流食品园、地奥天府药业、宏隆肉类制品等企业50余家。持续提升现代农业质效,推进农旅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支持青宁·云门天寨农旅综合开发项目争创国家AAAAA级景区,促进旅游资源向产业优势转化。加快优化城市格局。完善老城配套设施,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魏蒲产业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北外品质生活引领区建设,提升城市魅力。扎实抓好乡村振兴,推动磐石乡村振兴先导区加快建设。
筑梦通川新发展
确立“双核双带六区”发展战略以来,通川区定期召开现场推进会,检验各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督导项目进度,通过现场评比、现场打分等手段,全力推进各重点项目在通川落地生效;各建设指挥部由区级领导担任指挥长总体调度、统筹协调,为项目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这已成为通川项目建设中的常态。
重任在肩勇担当。行进在筑梦通川发展大道上,区委班子以身作则,把责任与担当扛在肩上,把勤奋与实干印在足下。领导带头干,激活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因子”。与民谋利,共建共享,“双核双带六区”建设凝聚起73万通川人奔向美好生活的磅礴之力。
截至目前,“双核双带六区”建设进展迅速。环凤产业大道一期复兴至双龙段预计今年12月底完工,达到通车条件;二期即将开工,三期正加快建设;四期正在方案设计中。双河口水库枢纽工程快马加鞭,渠系工程和移民安置工作同步推进。通川区博星学校已开始招生。柳家坝城市新区建设项目一期市政道路第一层沥青混凝土铺筑已完成,正加紧实施剩余道路铺筑;二期市政道路施工已先行进场清表施工完成总量的30%。达州市复兴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项目于2019年1月11日竣工运营。通川区源美食品工业园一期已建成投运,二期已完成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正在进行收尾工作。金石云顶大型野生动物园项目按照“一中心两区四特色”进行规划布局,目前,动物园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建成。
通川区坚定“双核双带六区”发展战略,实施了建区以来最大体量的城市改造、最大范围的生态修复、最大规模的新区建设、最大数量的人口脱贫,实现了从高速发展到高质发展的飞跃,翻开了通川历史上一页又一页崭新篇章。
梦想加速,热情升温。通川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一个个项目建设落地,一件件举措惠及民生,如今的通川号角响,人心齐,这片土地充满热情与活力,随着“双核双带六区”建设纵深推进,“率先突破、领跑达州”指日可待。
( 郑涛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胡杨 曹芮铭)
2014年以来,达州市通川区科学确立并坚定推进“双核双带六区”发展战略,坚持以“双核双带六区”发展战略组织项目工作、引领项目建设,累计包装项目近800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320个,完成总投资890亿元。一张蓝图绘到底,真抓实干谱新篇,由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在之前召开的四川达州市第五次党代会上,达州市委书记邵革军在报告中对达州未来五年的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和规划,为达州人民描绘了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那么,这张蓝图的实施路径是什么呢?10月25日上午,达州市举行解读和贯彻第五次党
9月11日以来达州各地相继进入“党代会时间”通川区9月12日至9月15日,中国共产党达州市通川区第六次代表大会在达州宾馆召开。9月12日,中国共产党达州市通川区第六次代表大会预备会议召开。9月12日上午,出席中共达州市通川区第六次代表大会的
大会现场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 摄影报道“‘十四五’大幕已启,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州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达州加快实现‘两个定位’、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机遇期。”2月5日下午,四川达州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达州市人民政府市长郭亨孝在政
达州市巴文化高地建设展示利用总体规划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摄影报道共商文旅融合发展大计,共谋高质量发展新篇。10月30日,达州市首届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在巴山大剧院召开,对未来5年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进行了系统规划和全面布局。本次大会明确提出了“
封面新闻讯(记者 曾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5年,基本建成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为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有力支撑;到2035年,全面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8月21日,中共达州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召开。上述“三步走
导读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的一项重要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达州市委关于深入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决定》,将两个定位由原来的“建成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和川渝陕结
近年来,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构建“一城一廊一带”发展格局,以城市一级开发、重点项目建设等为抓手,推动城市扩容提质,建设“。如果用一把标尺来衡量城市形态的发展变迁,新城崛起无疑是最重要的选项之一。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1月26日讯(记者 高世飞)“十四五”开局之年,平南镇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思路,全力打造陇东南文旅特色小镇,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谋新篇 开新局》系列报道今天播出《平南镇:打造特色文旅小镇
7月1日《玉林日报》隆重推出了大型特刊《谱写建党百年的玉林华章》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今天带你们一起阅读《玉林巨变·天翻地覆慨而慷 玉州篇》“三大战略”擘画蓝图 开局之年谱写新篇近年来,玉州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商贸富区、文化兴区”三大战略,做
红网时刻衡阳2月24日讯(记者 宋美君 实习生 胡奕) 2月24日,2021年度衡阳市雁峰区公安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全面总结过去一年雁峰公安工作取得的成绩,安排部署2021年雁峰公安工作。记者从会议上获悉,2020年,雁峰区公安分局深入推进“
沅水十月,碧波揽秋,风卷晴霜。在全县人民殷殷期盼、坚定奋进之际,沅陵县第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协沅陵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负人民重托、不辱时代使命,以饱满的政治热情,为民代言、尽心履职,
向人民报告特别策划《向人民报告》:温州鹿城区委书记姜景峰说,鹿城将继续推进“大建大美”蓝图建设,以改革促发展,争当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排头兵。 鹿城区委书记姜景峰说,今年上半年,鹿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高于温州全市0.3个百分点、全省1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2019年,四川省隆昌市城区实施了总长度达13.5公里的9条城市道路,望城路实现了竣工通车,中山路、向阳路东段、人民路至环城南路片区支路等道路加快推进,万隆路南北延线开工建设,城市路网体系进一步完善。这仅仅是隆昌市住建局
关注我们,了解新时代达州!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兴国之要。达州在四川工业版图上占有重要地位,工业发展曾经居于全省前列,培育了一大批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由于种种原因,达州工业逐渐落后,先后被宜宾、南充等市超越,工业重镇,雄风不再。“十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