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3 03:15:13 | 浏览:1922
锂钾综合开发施工现场
张平 漆楚良 钟开明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
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生产线建成投用,一个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隆冬时节,寒气逼人,但在四川宣汉这片热土上,一派热火朝天的重点项目建设景象映入眼帘。
近年来,宣汉县围绕建成“全国新能源新材料基地”“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国巴文化高地”的发展定位,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以共建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为抓手,推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城宣万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建设,以“一核一副、三城多极”为着力点,统筹谋划实施全域旅游、新能源新材料、市政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脱贫攻坚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重点项目建设高歌猛进,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高站位,建机制,夯实发展硬“底盘”
中国(普光)锂钾综合开发产业从项目签约落地,到手续全部办结,仅用时短短几个月。“这是宣汉和深圳正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书写的‘速度与激情’。”
四川正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中国(普光)锂钾综合开发产业的发展与宣汉的高位推动密不可分,同当地的高度重视和科学的项目推进机制分不开。
近年来,宣汉县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不断完善制度机制,给企业发展吃了“定心丸”,夯实了项目建设的“底盘”。
在加大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方面,宣汉县完善重点项目领导挂包制度,实行“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以责任链条倒逼工作落实;建立“1+7+N”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县领导按月对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在前期工作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严格实行节点工期公开承诺,实施台账式管理,全程跟踪、逐个督办,确保每天都有实质性进展。
当前,该县着力补齐“工业短板”,夯实底部基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重点产业园区化、传统产业现代化,工业规模和经济质量逐年攀升,发展速度持续稳居全市前列。
“有了相应的制度机制,我们在项目推进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第一时间就可以找到责任人,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时间。”四川正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坦言。
航达钢铁施工现场
抓谋划,强基础,铸造发展新“引擎”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压舱石”,经济要靠项目拉动,发展要靠项目支撑。
近年来,宣汉县围绕资源大做文章、做大文章,紧盯天然气硫磺、微玻纤新材料、锂钾综合开发、铜基新材料“四驾马车”谋划项目、推进项目,实现工业总量扩张、质量提升、结构优化,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4年位列全市第一。
2018年底,四川德润航达钢铁100吨电弧炉炼钢生产线重组整合和升级改造项目入驻达州普光经济开发区柳池工业园。目前,项目一期主体厂房和设备桩基全部浇注,炼钢车间厂房立柱已经完工,220KV专用变电站及10.4公里高压进线正在抓紧施工中。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可年产普通热轧钢筋100万吨,年产值约50亿元,税收超2亿元,解决就业500余人,同时带动重庆、西安及川东北片区的废钢收购和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
“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新篇已启。该县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引领作用,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综合交通网、全域旅游和民生等方面精心谋划拟纳入“十四五”规划重大事项、重大项目219个,形成《宣汉县拟纳入“十四五”规划项目清单》,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将有效拉动投资、促进转型、增强后劲,为引领和支撑宣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锂钾综合开发效果图
重服务,促效能,跑出宣汉“加速度”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只有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才能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2020年,宣汉县实施了全域旅游、新能源新材料、市政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脱贫攻坚等方面的重点项目130个,总投资868亿元,完成投资105.4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项目跑出“宣汉速度”的背后,饱含了全县广大干部为推进项目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
项目生成了、落地了,关键还要落得稳、建得快。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又快又好办理各项审批手续,保障重点项目分类分批、稳妥有序开工建设;制定重点项目开复工要素保障计划,强化土地、环保、资金、电力等服务保障,合力攻坚克难;统筹协调交通等部门,保障运输畅通,确保项目施工车辆和工程机械顺利进场,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对于投资额度大、产业发展带动性强、技术创新贡献度大的招商项目,采取集体决策方式,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制度……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持续加速,为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提供强力支撑。
巴山大峡谷旅游扶贫综合开发、锂钾综合开发产业、微玻纤新材料产业……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蹄疾步稳。“宣汉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便捷高效的服务、担当作为的干部队伍,正崛起成为新的经济发展高地。”不少入驻企业纷纷对宣汉投资环境点赞。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提起南坝镇,可谓远近闻名。南坝镇的场镇是宣汉除县城外最大的,作为宣汉第一大镇、县域副中心,围绕在南坝镇头上的光环很多,比如全国重点镇、中国特色小镇、四川省级试点建设小城镇、川东北四大古镇之一……这个镇在宣汉就是那么突出
锂钾综合开发施工现场张平 漆楚良 钟开明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生产线建成投用,一个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隆冬时节,寒气逼人,但在四川宣汉这片热土上,一派热火朝天的重点项目建设景象映入眼帘。近年来,宣汉县围绕建成“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达州11月15日讯(记者 余开洋)“前不久市第五次党上,市委对宣汉做了明确的定位,就是要建成全国新能源、新材料综合利用示范区,争当全国‘百强县’这一目标。”近日,宣汉县委书记冯永刚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表示,未来五年,宣汉县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袁城霖9月26日,宣汉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大会选举,张升国当选为宣汉县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任;陈军当选为宣汉县人民政府县长;方勤、牟鲜菊、牟雄、彭卫东当选为宣汉县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摄影 申浩伯四川在线消息(张平 漆楚良 申浩伯 记者 徐莉莎)9月26日,中共宣汉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随着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达州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相继召开,宣汉也在新的历史时机,提出全面推动宣汉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
四川在线记者 杨艺茂 郭静雯9月25日,2020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上,宣汉县正式成为四川省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并被授牌。【宣汉县】梦里巴国 山水宣汉神秘古巴国,美丽新宣汉。山石褶皱,刻下巴文化的千年印迹;岭脊峰丛,蕴藏大巴山的奇绝景观
我大宣汉从不刻意做什么,可还是一不小心就创造出了什么,仅仅是一不小心,宣汉就成为了一个神奇的地方。一不小心宣汉罗家巴人遗址震惊世界罗家坝遗址位于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前河、后河在此交汇,总面积有140多万平方米,是四川省20世纪末发现面积最大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五马归槽,一个直观而又极富诗意的名字。而它其实是一个林场。因林场地貌犹如五匹骏马远行归来,聚在槽头吃草而得名。6月的五马归槽林场,万物葱茏。林场内,古树参天,直入云霄。行走其间,三五步便见枝滕怪异,一二里可逢溪流碧潭,间或
来源:【中国农网】“突!突!突!”9月9日,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君塘镇平等村2组,三辆收割机穿梭在金黄的稻田间,巨大的齿轮翻滚着,脱出的稻草从机器飞出,一行行轮毂痕迹印在广阔的田野上,一袋袋谷穗堆满仓,农民笑开了嘴,机手乐开了颜。白露时节,
土家山寨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9月的宣汉巴山大峡谷,秋意渐浓。尽管天气已转凉,但景区的人气却热度未减,往来游客络绎不绝。同样在宣汉的洋烈水乡,州河岸边,杨柳依依;三五友人,倚栏围坐;秋风拂来,心旷神怡;清茶一抿,惬意自来。无论是巴山大峡谷的热闹
7月25日至27日,“天府旅游名县巡礼”集中宣传报道活动走进达州市宣汉县。建成“天府旅游名县”以来,宣汉县有何变化?近日,宣汉县委书记冯永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确立“文旅靓县”战略,全力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建设中的宣汉县城西区。(胡常德 摄
客商实地考察月亮坪姚盛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漫步在知青林,顾名思义,知青林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来自重庆的知青在此插队,种下的一片杉树林……”8月26日上午,参加四川宣汉县月亮坪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专题招商推介会的嘉宾们漫步知情林,一边呼吸着原始
张平 漆楚良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红的、黄的、绿的、紫的……漫步在4271平方公里的四川宣汉县大地上,只见高粱、稻谷、大豆、葡萄等农经作物已经成熟,田野尽染丰收色彩,成为宣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近年来,宣汉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及
张平 漆楚良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哇,好多的车厘子噢!”眼下,又到了车厘子采摘季,走进位于四川宣汉县南坪镇花园村的南园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连片的车厘子映入眼帘,一颗颗珍珠般的车厘子挂满枝头,散发出诱人果香,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这里原本是一
锂钾产业园区张平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初秋时节,行走在四川宣汉县各大工业园区,到处是一派繁忙火热的生产景象,律动的工业发展节奏令人振奋。翻开近年来宣汉工业突飞猛进发展的历史,一个个令人心动的数据赫然在目: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由2016年初的35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