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06:37:14 | 浏览:1043
近年来,通川区着力破除地域藩篱,积极探索,加快推进“飞地经济”发展,今年7月,在中关村海淀园内建立的“中关村(达州·通川)孵化中心”正式开始运营。通过近4个月的努力,中关村(达州·通川)飞地孵化中心完成了总面积1000平方米的孵化基地建设,成立了北京飞地孵化工作小组,促成了“北京飞地孵化器”与“通川本地加速器”的有效衔接。
同时,通川区还成立了“融入东西部大循环—通川(上海)协同新示范中心”(简称示范中心)。“飞地经济”的完美互补和错位发展,解决了瓶颈制约,有助于提升两地优势产业的发展空间。一个个“飞地孵化器”和“创新示范中心”的成立,为建设“品质通川”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通川经开区中小企业孵化园
飞地孵化
借智发展的桥头堡
“我们将大力挖掘高新技术、高新产业落户通川,持续引进高端人才,充分发挥好资源桥梁与纽带作用,为推动通川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中关村(达州·通川)孵化中心市场运营部经理程然告诉记者。
据了解,该中心孵化模式为在北京中关村区域内建立飞地孵化器,作为协同创新中心,提供“窗口”和“资源渠道”,在通川经开区建立在地产业加速器,作为产业化平台和基地,承接创新产业资源。一是通过“北京飞地孵化器(产业成果飞出地)+通川本地加速器(产业成果飞入地)”联动的方式,促进创新创业要素双向流动,实现两地资源利用最大化;二是促进达州通川科技成果转化,营造入孵企业加速成长生态环境;三是促进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打造京通两地协同创新创业新格局。
通川经开区一角
中关村(达州·通川)孵化中心将承载通川区在京流动党支部功能,作为通川区定期选派工作人员在京培训学习基地,为通川籍在京创业的学子及通川区创业项目想在京发展的学子提供创业创新服务,并将组织在京通川籍的优秀企业家为家乡提供智力支乡、对口扶贫服务。
“融入东西部大循环—通川(上海)协同新示范中心”则精准整合“长三角”平台型资源,放大为支撑产业发展的优质项目、高端人才和市场资本,为通川区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据通川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海涛介绍,“融入东西部大循环—通川(上海)协同新示范中心”作为通川区在上海的桥头堡,是通川区整体规划的战略延伸。示范中心将以通川区发展规划为引领,定制化打造最能体现通川发展需求的特色功能板块,实现规划与示范中心的深度融合。示范中心将整合一批高质量的平台型资源,依托平台,凸显整合力,放大影响力,以高频曝光、精准对接,拉近通川区与“长三角”的心理距离,构建与通川区紧密合作的资源生态圈。
改造提升中的中关村(达州·通川)孵化中心
创新模式
“人才”“资源”高度聚合
一边连着北京和上海,一边连着通川区;一边是人才和资源的高度聚合,一边是区位经济发展的良好前景。通川区建立精准化人才政策扶持体系,编制出台《达州·通川(北京)创新中心政策汇编》,设立1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和500万元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引导基金。同时,投入3600万元作为“人才飞地”日常运营管理、企业招商、产业服务、人才培训经费,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莫道飞地根基浅,宝地生金逐梦飞。中关村(达州·通川)孵化中心以“空间+服务+园区”的全新模式,扶持初创企业发展,助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和孵化现代医药、农产品加工、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链上的优秀企业和项目入驻创新中心,产生产业化的集聚效应,进而推动通川区产业蓬勃发展。同时,为入驻团队提供专业空间、优质服务、政府资源、对接资本市场等“一站式”生态体系。
项目推介
“选择‘飞地经济’模式,终极目标是实现‘共赢’。未来,我们将努力推动自身建设,把‘飞地’打造成为吸引人才的‘桥头堡’、产业发展的‘朋友圈’、对外宣传的‘新窗口’、产业要素资源导入的‘交通站’,为建设‘品质通川’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通川经开区副主任张伟信心满满地说。
“融入东西部大循环—通川(上海)协同新示范中心”则是一个集信息、实践、引智、孵化和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平台。
据介绍,示范中心搭建海内外专家、行业企业、专业服务机构之间交流沟通通川产业发展、创业资源和人才信息的空间。为通川区党员干部开展专题培训,配套开展专题考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形成“工作在上海、服务在通川”的柔性引智机制,进一步提高人才吸引力及其工作积极性。同时,聚焦通川区具有要素禀赋的产业领域,依托“长三角”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大数据、生物医药等产业资源,重点对接各类专业孵化器,定向积累一批有产业化潜力的科创项目,引导企业落户通川区。
员工风采
成效初显
“飞地经济”生机勃勃
为寻找并引进创新资源和要素,快速获取发达地区的人才、区位、资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通川区跳出惯性思维,主动出击,将招商的触角直接深入到经济更发达、要素更丰富的区域,在北京、上海等地搭建创新中心,从而使通川区经济的“增量促进”“存量提升”。
据了解,通过在北京“借地、借人、借科技”,建设“飞地”孵化中心,助力通川区经济发展,“飞地经济”效果逐步彰显。自2020年7月“飞地”孵化中心运营以来,吸引医工交叉、北航智能控制博士团队、集客互联等12家企业正式入驻,入驻率达90%以上。引进“高精尖”技术人才38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1人。据了解,未来5年,中心还将引进600名以上优秀人才(团队)、50家以上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动4个以上高新产业项目在通川区转移转化,累计22个以上知识产权落地通川区。
7月中旬,通川区招商小分队赴沪对接洽谈
同时,通川区还与北京中关村协同发展签订《中关村·达州通川内循环产业发展中心》合作协议,与上海张江园区6789集团、广东中天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基本形成与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经济圈的互通互联,打通借智借脑借势平台。
“飞地经济”的行稳致远,势必给蓄势待发的通川经济带来逐梦飞翔的崭新希望。应运而生的“飞地”模式,日新月异的“飞地”园区,星罗棋布的“飞地”项目,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和源源不断的综合收益,在欣欣向荣的通川大地,“飞地经济”快速展现出蓬勃生机。
记者 | 胡杨 曹芮铭 通讯员 | 郑涛
编辑 | 陈玉洪
责编 | 潘丹
值班编委 | 付勇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袁城霖8月2日,达州市通川区人大常委会、通川区政协机关分别召开机关干部职工会议,宣布达州市委和通川区委决定:何世清同志任中共达州市通川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刘菁同志任中共政协达州市通川区委员会党组书记;
人民网成都1月23日电 (任重)据达州发布消息,1月21日,中共达州市通川区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宣布达州市委人事任免决定。达州市委决定,同意朱 挺同志任中共达州市通川区委副书记,免去陈 军同志中共达州市通川区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免
近年来,通川区着力破除地域藩篱,积极探索,加快推进“飞地经济”发展,今年7月,在中关村海淀园内建立的“中关村(达州·通川)孵化中心”正式开始运营。通过近4个月的努力,中关村(达州·通川)飞地孵化中心完成了总面积1000平方米的孵化基地建设,
4月24日下午,中国共产党达州市通川区第五届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会议描绘了通川区未来发展锦绣蓝图,吹响了新时期前进的号角,号召全区上下坚定“主城担当”、建设“品质通川”,为全力助推达州创建全省经济副中心而不懈奋斗。
一、乡镇人口与土地达州经济开发区第1斌郎乡45188人达川区第1石桥镇40482人达川区第2麻柳镇40215人达川区第3大树镇36044人达川区第4万家镇35628人达川区第5亭子镇33579人达川区第6石梯镇33101人达川区第7河市镇3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法治是一个地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升的鲜明特征。 2015年12月,通川区成功创建为“四川省法治示范县(市、区)”;2016年5月,通川区被中宣部、司法部联合授予“2011—20
通川区委书记张杰致辞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摄影报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直以来,对待朋友,我们都是坦诚相待、以礼相交!”5月13日,在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重点产业招商网络推介会暨重大产业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通川区委书记张杰以《通川有礼
“出门可以和朋友开车去磐石月湖景区玩,宅家点外卖就能吃上东南亚的海鲜,连个人工商开户登记也可以在网上办理”,家住翠屏路的张女士生活充实而惬意,“现在生活越来越方便了,吃、住、娱、游、购等服务应有尽有。”同张女士一样,越来越多家住通川区的居民
关注我们,了解新时代达州!9月3日,我市组织召开“达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市疫情防控、物资保供及加强个人防护等相关情况。发布会上,市卫健委指出,我市疫情虽存在一定风险,但总体平稳可控,各项应对举措正全面有序开展,医疗、生活
9月7日通川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发布通告解除通川区域社会面疫情管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按照国家、省、市疫情防控最新规定要求,经综合研判,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决定,自2
9月7日通川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发布通告解除通川区域社会面疫情管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按照国家、省、市疫情防控最新规定要求,经综合研判,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决定,自2
昨日,2019年通川区小学招生办法和2019年达川城区公办初中、公办小学新生招生办法相继出台。请适龄儿童的监护人及时关注,切勿错过报名登记时间。●通川区根据2019年通川区小学招生办法,凡2019年8月31日前(含当日)年满6周岁且尚未接受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商务合作/2360932 报料热线/238225826日,2019年通川区小学招生办法和2019年达川城区公办初中、公办小学新生招生办法相继出台。请适龄儿童的监护人及时关注,切勿错过报名登记时间。●通川区根据2019年
■品牌是无形的资产,是核心竞争力,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更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印记。建区20年来,通川区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实现“通川产品向通川品牌”的转变,通过抓“强管理提质量、提质量创品牌、创品牌促管理”的品牌建设循环工作模式,取得
近年来,通川区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软环境发展是第一抓手”的工作理念,增强“人人都是软环境、事事关乎软环境”的浓厚氛围,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努力营造宽松稳定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公正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