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06:04:39 | 浏览:2213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袁城霖 文/图
柳潭社区5组耕地机正在整理土地。
3月29日上午,达州市通川区金石镇柳潭社区5组一处半山腰上,耕地机来回穿梭,把土块压碎、碾平,一片“良田沃土”呈现出来。只是田埂边上堆放着的手臂粗细树枝条,提醒人们这里曾是成片的撂荒地。
“这片地有13亩,撂荒了六七年,两台挖掘机和一台耕地机总共‘奋战’4天,终于把土地整理出来了。”看着眼前的劳动成果,柳潭社区党总支书记汤洪涛很有成就感。
放眼整个通川区,今年以撂荒地复耕、腾退低效林、幼果林间作等方式为引领,将完成5万亩的大豆扩种任务。随着春大豆播种临近,备耕工作已基本就绪。
鸟瞰柳潭社区5组整治后的撂荒地 。李平 摄
扩播面
向撂荒地、低效林要“地”
金石镇位于通川区西北部,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镇,知名的“金石梯田”就在这里。29日当天,川观新闻记者先后走访了该镇的月岩村、土门村、柳潭社区,大豆备耕已进入“下半场”。
“统一按‘两行玉米四行大豆’的标准种植,这些是专门留出的接下来种大豆的行距。”在土门村一片翻耕地前,玉米苗已冒出两三厘米高的芽,金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在伦兴致盎然:一是这片低效经果林现在有了“用武之地”,二是群众严格执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求。
作为农业大镇,金石镇今年有6690亩的大豆扩种任务,扩种规模位居通川区第二。地怎么来?王在伦说,今年全镇有2000亩的撂荒地治理任务,几乎全部用来种玉米大豆。
既整治了撂荒地又借此完成大豆扩种任务,这个“双赢”的办法同样是通川区多个乡镇的选择。
29日下午,记者来到江陵镇和平村与青龙村交界地带,一大片翻耕后的山坡上,“种好粮食 端牢饭碗”“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标语牌格外显著,地里还掏出一排排长长的沟槽。“沟槽间隔2.7米,这是为便于‘两行玉米四行大豆’的标准种植。”江陵镇副镇长王小龙解释道。
这片横跨两个村的翻耕地,是由镇上组织实施腾退低效核桃林改造而成。王小龙补充说,通川区将撂荒地、低效林划分为三个等级,即一般杂草、草木丛生、成林地,分别按每亩500元、800元、1000元标准补助整治复垦。
江陵镇把低效林腾退成的良田。
有了财政资金支持,江陵镇在除场镇所在的社区以外,另外13个村(社区)均打造大豆种植示范片、展示点,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或以村集体等模式种植,并示范带动一般农户逐步改变种植习惯。
这与金石镇推广大豆扩种的办法一致。通川区农业农村局农技站副站长罗荣说,区、乡、村三级层层建设示范片(点),示范片内统一种植模式、管理及病虫防治等。
除了向撂荒地、低效林要土地增量,挖掘已有地潜力,是通川区完成大豆扩种任务的重要抓手。
通川区利用“一李两莓”(青脆李、蓝莓、草莓)特色产业土地空间,明确幼果林间作大豆任务面积10920亩,占全区任务的五分之一。
29日下午,以青脆李为主导产业的凤北街道双鱼湖社区,一人高的果树间多名农民正在除草、松土。“辖区内脆李种植面积近4000亩,其中幼林1000亩,今年实施幼果林间作,完成540亩的大豆种植任务。”凤北街道党工委书记高俊说。
保增产
技术保障+选对豆种
“树龄3年以下的,大豆种5行,果树与大豆的间距为1米……”29日下午,双鱼湖社区幼龄脆李地,学生和农民围成一圈,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学院教师黄承建现场授课,既为种植户送去大豆种植理论知识,又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机会。
当天该校共有10多名老师来到幼龄脆李地,与农技员一起现场指导种植。“大豆复合种植作为一项新技术,我们采取校地合作模式,帮助农户提升对这项技术的认知。”高俊表示。
凤北街道双鱼湖社区,教师正在给学生讲解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校地合作不止在种植阶段。黄承建说,还将在大豆苗期、开花期、籽粒灌浆期、成熟期、收获期等重要节点前来指导。
确保扩面增产,必须科学种植。
罗荣介绍,通川区以技术服务团成员包镇、技术员包村的机制,实行定点指导,通过集中教学、现场观摩培训,让种植户真正掌握种植技术。
要实现高产,豆种的选择是关键一环。
今年通川区购买豆种为“成豆16”,罗荣解释,这是结合通川区常年气候特点作出的决定。“通川区9月多雨天气较多,对收获有很大影响,为避开这种不利天气,故选择生育期较短的春大豆。”
“目前,通川区已备齐所需的170吨种子,其中130吨已发放到种植户,剩下40吨正在运输途中。”罗荣说。
【权威解读】
达州市通川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杨馥繁:
政府采购 提供耕种管收全程社会化服务
通川区积极探索不与主粮争地的大豆扩面增产新模式,经前期摸底调查,及时将大豆扩种任务下达到乡镇、明确到村组、落实到地块,重点通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幼果林间作及撂荒地复耕、腾退低效林、利用田埂路边地等方式,因地制宜解决扩种大豆“地”的问题。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一项新技术,为确保种植户能种、会种、种好大豆,通川区建立13名技术服务团成员包镇、117名技术员包村、村干部包组的分级负责工作机制,开展新技术、新机具示范展示,推广大豆机械化栽培,千方百计提高单产,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目标。
与此同时,通川区强化农机化和社会化服务支撑,采购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播种机2台、普通精量播种机10台、适宜山区作业的小型大豆收割机6台,计划以政府采购服务的形式,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有意愿无劳力家庭、种植大户、经营主体提供耕种管收全程社会化服务,推动大豆扩种任务全面完成。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袁城霖8月2日,达州市通川区人大常委会、通川区政协机关分别召开机关干部职工会议,宣布达州市委和通川区委决定:何世清同志任中共达州市通川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刘菁同志任中共政协达州市通川区委员会党组书记;
人民网成都1月23日电 (任重)据达州发布消息,1月21日,中共达州市通川区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宣布达州市委人事任免决定。达州市委决定,同意朱 挺同志任中共达州市通川区委副书记,免去陈 军同志中共达州市通川区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免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袁城霖 文/图柳潭社区5组耕地机正在整理土地。3月29日上午,达州市通川区金石镇柳潭社区5组一处半山腰上,耕地机来回穿梭,把土块压碎、碾平,一片“良田沃土”呈现出来。只是田埂边上堆放着的手臂粗细树枝条,
9月7日通川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发布通告解除通川区域社会面疫情管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按照国家、省、市疫情防控最新规定要求,经综合研判,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决定,自2
9月7日通川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发布通告解除通川区域社会面疫情管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按照国家、省、市疫情防控最新规定要求,经综合研判,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决定,自2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法治是一个地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升的鲜明特征。 2015年12月,通川区成功创建为“四川省法治示范县(市、区)”;2016年5月,通川区被中宣部、司法部联合授予“2011—20
4月24日下午,中国共产党达州市通川区第五届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会议描绘了通川区未来发展锦绣蓝图,吹响了新时期前进的号角,号召全区上下坚定“主城担当”、建设“品质通川”,为全力助推达州创建全省经济副中心而不懈奋斗。
今年4月以来,达州市通川区委研究决定将“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作为2019年度区级集中整治事项,以惠及人民群众的实际成效不断凝聚群众力量,加快实现“率先突破、领跑达州”的宏伟目标。“要通过开展区级和乡级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活动,
关注我们,了解新时代达州!9月3日,我市组织召开“达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市疫情防控、物资保供及加强个人防护等相关情况。发布会上,市卫健委指出,我市疫情虽存在一定风险,但总体平稳可控,各项应对举措正全面有序开展,医疗、生活
一、乡镇人口与土地达州经济开发区第1斌郎乡45188人达川区第1石桥镇40482人达川区第2麻柳镇40215人达川区第3大树镇36044人达川区第4万家镇35628人达川区第5亭子镇33579人达川区第6石梯镇33101人达川区第7河市镇3
通川区委书记张杰致辞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摄影报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直以来,对待朋友,我们都是坦诚相待、以礼相交!”5月13日,在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重点产业招商网络推介会暨重大产业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通川区委书记张杰以《通川有礼
为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撂荒问题,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海口秀英区2022年来新增耕地指标3381亩,已启动谋划17个土地整治项目,今年预计可生产指标约10613亩,其中15个项目为“旱改水”,2个项目为新增
战疫有我,工会同行。在当前形势下,通川区总工会广泛动员全区45个新就业形态工会组织、63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投身抗疫一线,广大快递小哥、外卖骑手、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群体闻令而动、听令而行,积极响应号召,志愿加入社区疫情防控队伍,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需要,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国家、省、市疫情防控最新规定要求,现就全面加强达州市通川区全域范围内社会面疫情管控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严格履行“四方责任”。各乡镇(街道)要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4月22日上午,中国共产党达州市通川区第六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此次大会是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深入落实达州市委“157”总体部署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达州市通川区委书记李祝荣向大